美国禁止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从六家中国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采购电池,影响如何?

创建时间:2025-03-12 17:11

       作者:ai

 

       美国众议院于2025年3月10日通过了《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H.R. 1166),禁止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从六家中国公司采购电池,这六家公司包括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BYD)、远景能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和海辰储能。这一法案以两党一致支持的方式通过,旨在减少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并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与所谓“中共控制”相关的企业电池采购。法案尚需参议院审议通过才能生效。以下是对这一情况及其对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公司潜在影响的分析。
背景与法案要点
        该法案是美国近年来对华技术与供应链“脱钩”政策的一部分,延续了2024年《国防授权法》中禁止国防部自2027年起采购上述公司电池的措施。此次针对国土安全部的禁令,进一步扩大了限制范围。国土安全部负责边境安全、交通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其采购需求可能涉及电动车辆、储能系统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强项。
法案的支持者认为,中国电池制造商可能带来安全风险,例如供应链中断或潜在的数据安全问题。然而,禁令仅限于政府部门采购,不直接影响商业市场,这为分析其影响提供了关键视角。
对宁德时代的影响
1 直接影响有限
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其主要市场集中在电动汽车(EV)和储能领域。美国国土安全部的采购量相对于其全球销量(2023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7%)来说微不足道。因此,禁令对公司整体收入的直接冲击可能较小。
2 美国市场布局受阻
宁德时代近年来积极拓展美国市场,例如与福特汽车合作在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工厂,通过技术授权模式规避直接出口限制。由于法案不涉及商业采购,这一合作暂时不受影响。然而,若类似禁令未来扩展到其他政府部门或间接影响私人企业采购决策,可能削弱其在美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
3 声誉与政策风险
被美国政府明确列入“受限名单”可能损害宁德时代的国际声誉,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客户可能因政策不确定性而犹豫。此外,美国的举动可能促使其他盟友国家效仿,进一步压缩其海外市场空间。
对比亚迪的影响
1 直接业务影响较小
比亚迪不仅是电池供应商,也是全球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其电池业务更多服务于自有车辆而非外部销售。国土安全部采购禁令对其电池外销影响有限,因为比亚迪在美国的电池出口规模本身不大,且其电动车尚未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
2 电动车市场间接压力
比亚迪近年来尝试通过墨西哥等地间接进入北美市场。若美国政府未来将类似限制扩展至商用领域(如公共交通用车),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可能受挫。当前禁令虽不直接影响其整车业务,但可能为后续政策设下先例。
3 供应链调整压力
作为垂直整合型企业,比亚迪对电池自产自用的依赖度较高。若美国市场进一步收紧,比亚迪可能需要调整供应链布局,增加在非中国地区的生产投入,这将提升成本并考验其全球竞争力。
共同影响与趋势
1 短期财务影响有限
两家公司在美国政府采购市场的份额本来就很小,且禁令尚未涉及商业领域,因此短期内不会显著影响其收入或股价。不过,市场情绪可能因政策不确定性而波动。
2 长期战略调整
美国持续推动的“脱钩”政策可能迫使两家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寻找替代市场(如欧洲、东南亚)或加速本地化生产。这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和技术转移,可能削弱其成本优势。
3 中美博弈加剧
此举反映了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升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作为中国电池行业的领军者,可能面临更多来自美国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出口管制或投资限制。同时,中国可能通过反制措施(如限制稀土出口)回应,影响全球电池产业链。
结论
对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而言,美国众议院通过的这一法案短期内影响有限,主要局限于象征性意义和政府采购领域。但从长远看,它可能预示着更广泛的限制措施,迫使两家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并应对政策风险。宁德时代因其更大规模的国际业务或面临更多挑战,而比亚迪凭借整车业务多元化可能更有韧性。两家公司需密切关注法案在参议院的进展及其潜在的连锁反应,以制定应对策略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