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日报:寻梦稀土之都(二)

创建时间:2019-04-25 15:51

包头日报:寻梦稀土之都(二)


来源:包头日报 


第二篇 梦想在这里升华


1960年9月1日,国家科委党组向党中央提出关于包头稀土开发的报告,拟在包头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稀土元素研究中心。1961年,来自北京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黑色冶金设计院、选矿研究院等单位的319位工程师、技术人员、助技员、实习生、护士、工人陆陆续续来到包钢,从事包头白云鄂博矿的综合利用研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看过《护士日记》这部电影,带着歌曲里小燕子的美好憧憬,从五湖四海汇集到包头,集结成了中国稀土的第一代“最强大脑”。


27斤口粮支撑着稀土科研梦


2017年,在包头稀土研究院见到五位当年的科技人员时,他们都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五位老人当时正在编纂一本名为《中国稀土强国之梦》的书。每周二、四定时回到院里工作。小小的电脑房,却有一种五湖四海的感觉。虽然都已在包头生活了将近60年,但乡音难改,不同味道的普通话记录了这些前辈年轻时的模样。


1960年9月1日,国家科委党组向党中央提出关于包头稀土开发的报告,拟在包头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稀土元素研究中心。1961年前后,来自北京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黑色冶金设计院、选矿研究院等单位的319位科技人员,分配到包钢以加强白云鄂博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力量。马鹏起、熊家齐、窦学宏、陈希颖、倪德桢等五位老人就是在当时来到了包头。窝头加咸菜的窘迫生活、“小米加步枪”的科研条件的、完全空白的稀土知识,都没有难倒当时只有20多岁的他们。



1988年稀土三厂第三代酸法生产线竣工


当时稀土研究院尚未建院,这些科技人员只能到包钢最远的704厂上班。和杨兴山一样,他们只能靠双脚从宿舍到工厂。一个月的口粮只有27斤,就是每天不到一斤的窝窝头支撑着这些当时对中国发展很重要的“最强大脑”。


这样的“下马威”没有吓到任何人,当年人的热情和单纯几乎让现在的人无法理解。稀土知识和经验几近空白,没有关系,下班回家缓口气,便夹着笔记本到图书馆抢座位。实验条件差,研究场所由宿舍楼改造而成,没关系,可以从澡堂子扛着蒸馏水上四楼用于实验。生活条件差,没关系,一顿两个窝窝头开饭前,先喝两大碗凉白开也就勉强填饱了。提起当年的艰苦条件,五位老人的反应一模一样:“没感觉苦。”单纯的一个稀土资源强国梦让老一辈的稀土人只知低头钻研,无意抬头空想。


传奇人物成就传奇梦想


20世纪50、60年代,是个传奇的年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包头建市,整个中国都处在百废待兴的急迫中。当时,国家国防以及社会建设都需要稀土,沉睡在白云鄂博矿区不知多少年的稀土资源亟待被唤醒。然而,白云鄂博矿区资源十分复杂,连当时的苏联列宁格勒钢铁冶金设计总院院长都说:“白云鄂博矿区这种复杂的资源尚未见过。”


一方面是国家国防工业急需稀土代替稀缺的镍、铬等元素;另一方面,白云鄂博矿巨量的稀土却调皮地藏在混杂的各种元素中,让人无从下手。怎么办?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胃里空空的第一代稀土人内心却有熊熊燃烧的热情。


1963年4月1日,国家正式批准挂牌成立包头冶金研究所(包头稀土研究院前身),并直属冶金工业部。李光作为第一任所长,带领从北京几大院所调来的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1962年以后陆续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了科研实验。1965年全新的研究所正式建成。在此期间,他两次参加了由聂荣臻元帅组织召开的“包头矿综合利用和稀土应用工作会议”,和全国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商开发白云鄂博宝贵资源综合利用的大计,从此从一个革命者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稀土迷”,和大家一起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和稀土研究的工作中。就是这样一代传奇人物成就了一个传奇梦想。


连克世界难题惊艳稀土领域


一个如此丰富也如此复杂的资源矿床,给整个世界都出了一个难题。然而,老一辈稀土人仅用了短短的20年时间,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便一一攻破。其间,他们先后攻克了白云鄂博矿中稀土的选矿工艺流程、湿法提取工艺流程、火法冶炼工艺流程、稀土在钢铁等领域的应用等难题,让稀土真正破土而出。


1966年,一O五地质队完成了白云鄂博稀有元素的勘探工作,为国家评价出了一座世界罕见的特大型铌—稀土矿床。怎么把稀土从资源复杂的矿石中拿出来,这是需要破解的第一个难题。20世纪60年代初,建设与开发,选矿不过关,是个“卡脖子问题”。选矿问题解决不了,铁炼不好、稀土也拿不出来。1965年,冶金部组织了选矿攻关,当时的包头冶金研究所选矿室责无旁贷。70年代,选矿室引进了选矿新药剂,实现了选矿技术的历史性突破。1974—1975年,选矿室利用药剂实现了稀土的富集,获得了大于60%的稀土精矿。这就意味着可以给下一步湿法冶金提供高品位的稀土原料。



分离生产线


高品位的稀土原料也还只是原料,怎样才能将原料中的多种元素分离开来?包头冶金研究所进行了P507全萃取分离包头稀土的研究,使单一稀土分离水平大大提高。当时,这一成果不仅在包钢用于大规模生产,还在全国推广掀起了一股单一稀土分离热,一时产品丰富、供应充足,使国际单一稀土市场上响起一片降价声,西方发达国家将此现象称之为“China impact”(中国冲击)。“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称之为——中国稀土发展的里程碑。


怎么把稀土化合物变成金属?科研人员们又在火法冶金领域下功夫,用电解稀土氧化物的方法实现了化合物向金属的转变。包钢稀土下属瑞鑫公司当年号称全球最大的稀土金属生产厂,用的工艺也是当时的研究成果。


1967年,美国科学家Strnat发明了第一代稀土永磁体钐钴。两年后,美国利用钐钴作为导航系统的关键材料,发射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我国得知这一信息后,决定“也要上天”。包头冶金研究所自然担起了这一重任,在1970年成立了研究组,先后研制出了钐钴第一、二代稀土永磁材料,还研制出用这两种永磁体材料的永磁多极环,并作为直接用于航空航天导航的“元件”。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精确发射远程火箭,1982年我国潜艇水下发射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1984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轨道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以及以后的多次载人航天的圆满成功,都是使用包头冶金研究所研发制作的稀土永磁环。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还向包头冶金研究所发来贺电,相关的航空航天机构也发来贺电。此后,他们在第三代稀土永磁——钕铁硼的研发中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并获得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包头冶金研究所正式改名为包头稀土研究院。经过50多年的历程,这里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最大规模、最为完整的稀土科研基地。50多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以及“973计划”等各类课题1600多项,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各类奖200多项,在全国帮建稀土企业30多家。在稀土选矿、稀土冶金、环境保护、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应用等领域,取得一大批前沿成果,至今仍在生产中应用。同时为“神州”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研制生产了大量的关键材料和器件。培养和输送到全国各地的稀土科技人才超过千人。堪称是中国稀土摇篮和中国的“稀土黄埔”,为白云鄂博矿稀土的开发应用、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包头日报》(2019年4月22日) 06版□记者 郭燕


包头新闻网


浏览量:0